455.高粱酿酒(1 / 1)

宋檀记事 荆棘之歌 1260 字 17天前

大雨下了整整一天,乌磊也刚从洗衣机里把洗干净的沙发套拽出来——

别问为啥下雨天洗衣服,问就是平时干活太累了。好不容易碰上下雨,乔乔辛君张燕平已经丧心病狂的安排好了工作——刷刷洗洗拖地换四件套……

总之,一上午都没闲下来。

乌磊感觉好心酸。

“都住别墅了,家务活还要自己干,这住的是个什么别墅……”

碰巧辛君搂着崭新的床单经过,不由纳闷道:“可这别墅也不是我们的啊,咱们不是免费在这儿蹭住吗?”

“哦,”他又反应过来:“我是正经包吃住待遇的。”

乌磊:……

他、他也跟檀檀有血缘关系的!

而楼下,七表爷站在廊下看着淅淅沥沥的雨幕,这会儿在院子中找到了一块地方:“刚好,下雨天可以省点功夫,到时候这一块儿也好刷洗。”

“刷洗什么?”宋檀好奇的看了看。

下雨天,除了姥爷一大早非要去爷爷那边研究编草席,其他人都闲着呢。竟是个难得惬意放松的好时机。

宋檀是想试试现在自己能不能把灵气化到水里,这才出来鼓捣了半天,扭头就见七表爷这样讲。

七表爷瞅她一眼:“桃林下边挨着的那两块地里,种的还有高粱你忘了?”

“这都七月了,我昨天晚上过去看看已经熟了,只是赶上下雨没来得及收割。”

“啊!”

宋檀是真忘了——毕竟高粱跟玉米一样,种的都不多,而且是乔乔一门心思种下的。

“都熟了不赶紧收割,下雨会不会泡烂啊!”

比如稻谷,赶上收割的时候下雨,不仅没法晾晒,甚至他们会直接在茎杆上直接再次发芽……

七表爷却摇摇头:“【高粱扛起枪,不怕水汪汪】这句话听过没有?这东西它不怕水不怕旱,放心吧。”

“我是琢磨着现在也没人吃高粱,回头那片收割下来的都酿酒吧。”

哎呀,在宋檀家干了几个月,也就只有来客的时候喝点小酒,人生都失去乐趣了。

“啊?”宋檀有点犹豫:“粗粮啊,不尝尝吗?”据说营养成分高,口感香甜,她还没吃过呢。

恰逢宋三成走出来抽根烟,听到这话大惊失色:

“啥?!吃高粱?不吃不吃!”

他深恶痛绝:“又苦又涩还难吞,还剌嗓子……咱家大米不好吗?非得吃那个?”

宋檀:???这么难吃?

“那算了!”她果断摇头:“都酿酒吧!”

说起酒啊,宋三成虽然不嗜酒,但偶尔也是喝的。

这会儿兴奋的就跟七表爷凑在一起:“这酿酒是啥样的呀?酱香的还是浓香的呀?酱香的我可喝不惯啊。”

七表爷也高兴:“反正高粱多,咱都酿!”

就是麻烦些。

又问:“打稻谷脱的那稻壳都还有吗?”

“有啊!”

宋三成指一指仓库:“一堆呢。”

稻草在后山堆了个草垛,稻壳是打算喂鸡鸭的,因此都用麻袋装好了。

“那行。”七表爷琢磨了一下:

“檀檀,那你回头得买个大的蒸锅、蒸馏器还有装酒的罐子和瓶子。”

不然靠家里的大铁锅,蒸出来太麻烦了。

宋檀迅速摸出了手机:“那要多大的?”

啊这。

七表爷也好些年没有酿酒了。

如今乍一提起,虽然他自信手上功夫没丢,可也难说——

因此,便保守道:“蒸锅不用太大,五十斤的就行。我估摸着你那两分地能有两三百斤的高粱,差不多能出一百斤酒——你就按照这个准备吧。”

一百斤酒啊?

宋檀忍不住琢磨起来:“你说这要是卖,得多少钱一瓶呢?”

这个白酒的市场她还不太了解啊。

七表爷不由无语——这高粱还没打下来呢!

他只好哼了一声:“最起码也得一个月以后才能知道口感了,你现在操心价钱太早了。还不如想想,板栗园的黄豆到时候用来干啥。”

到时候收完高粱,下一个估计就是黄豆了。

说起黄豆,宋檀是真期待啊:

“我先买个大的豆芽机!”

清炒豆芽,醋溜豆芽,小酥肉炖豆芽!

豆渣,豆浆,豆腐花,水豆腐,千张豆腐!

炒黄豆,豆面,黄豆焖猪蹄儿——

她盯着手机,眼神渐渐丧心病狂:

“我是不是还得再买个磨盘……”

七表爷:……

人生三大苦,撑船打铁卖豆腐,你是真想不开呀。

但……

“你给我看个小磨盘,巴掌大的那种。我到时候研磨点调料颗粒,买的那些现成的要么太细,要么太粗,自己打家里那个粉碎机打的也不够好。”

宋檀嗯嗯点头,此刻总算觉得自己半年功夫没白费——不说别的,家里她能吃的东西是越来越多啦!

到时候大石磨回来,把乌磊哥拴在磨上让他抽空转两圈……

咳咳咳。

不行,到底是亲戚,乌磊哥那点力气,拉磨纯粹糟蹋了她的黄豆。

总之,得找个什么拉磨啊!

她思来想去,渐渐把目光放到了后山——

而此时,悄无声息抽完一支烟的宋三成看着这茫茫雨幕,突然又问道:

“这场雨一下,稻田里的水都不用再放了——檀檀,秧苗现在长得啥样了?能种不?这个月又是收高粱,还得收黄豆,我估摸着你的桃也差不多了,这边还要栽稻——咱村里的人估计都不够了。”

宋檀一愣:“春天帮忙在山上栽桃树还有那么多人呢?”

宋三成摆摆手:“往年七八九月份,他们出门打工的多,都得准备了。”

这个时节去南边的电子厂啊玩具厂鞋厂什么的,要是碰上个加班多的,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呢。

不过要是年龄大了,那就辛苦一些,收入少一些,可算下来也能挣个三四千块钱。

干到过年回来,别的不说,明年一年的米面粮油,人情礼物份子……总是够了的吧?

留在老家干活虽然好,可宋檀这边的活有一天没一天的,不保险啊。

宋檀:……

她新包下的几百亩山头呢!

留人,这波必须得留人了!

当然了,不光得留这一群中老年,今年过年,确实得向小祝支书说的那样,拼命给家乡薅点年轻人了!